長期以來,許多人習慣地把和肩部有關的疾病歸類為"肩周炎",由於缺乏相關知識以及錯誤的診斷,很多患者在治療道路上越行越遠。之所以存在這種現象,是因為國內的肩關節外科起步較晚,對於肩關節疾病的普遍認識不足。 實際上,引起肩疼的病因多種多樣,包括凍結肩、肩部撞擊症、魚唇損傷、肩袖撕裂等,非專業的肩關節外科醫生都常難以鑑別。
據教授介紹,肩周炎也稱凍結肩,主要表現除了肩疼,肩抬不起來,各個方向轉動受限。一般的肩周炎照X光片是沒有任何異常的。 人們如果自己檢查的話,把胳膊貼著身體,小臂和大臂垂直往外轉,轉不過去或轉的時候疼,就可能是肩周炎,這是它的特點。
什麼樣的人易得肩周炎
一般50歲左右的人容易得肩周炎。 還有就是患糖尿病的人,崔教授說,如果病人是肩周炎,一定要查一查他是不是有糖尿病,因為患糖尿病的人發生肩周炎的機會比正常人高出十幾倍,甚至二十倍。當然,肩長時間不活動也容易得肩周炎。湖南衛視百科全說
引起肩痛的原因特別多,也會跟肩周炎有一樣的表現,如果肩疼應該找運動醫學大夫或者骨科的大夫去確認是否是肩周炎?鑑別引起肩痛的原因很重要,比如臟器的腫瘤、脖子疼、類風濕都可以引起肩疼。 還有一大類的病人目前被當作肩周炎在處理,這就是"肩袖撕裂"的病人。 而且,由於職業習慣、運動、保護不當等原因使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
錯當肩周炎治會越治越糟
教授說,肩袖是附著在肩關節周圍的一組肌肉,像袖口一樣包著關節。有的人有疑問,我的肩又沒受傷,只是疼,怎麼會撕了呢? 其實,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肩關節大概在60至90度的位置活動時,都在受到磨損。 比如用鼠標、老師寫板書,畫家拿筆都是在這個姿勢。 肩袖撕裂在60歲以上的人達到30%,其中有很多都當肩周炎在治 物理治療。
肩關節損傷一定要儘早作出明確診斷。教授提醒,有些肩關節損傷本來是"肩袖撕裂"卻被診斷為肩周炎,並進行理療、局封注射等,同時,患者仍然在進行不適當的運動,手拎重物或猛烈牽拉上肢,以為活動活動就會好了。這些行為都會導致肩袖撕裂越來越大,嚴重影響生活 物理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