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廢料作花燈 創意無限

色彩繽紛、造型趣怪的中秋花燈為中秋添上新穎心思的創作色彩。今年綵燈設計比賽逾三百盞由男女老幼親手製作,結合環保元素的創意花燈競妍鬥麗。小學及初中生利用漂白水膠樽與膠索帶等循環再用物料,設計成栩栩如生的長壽鶴及會發光的刺猬,分別奪得組別冠軍;工藝精湛的水電師傅用鋁罐雕上精細對稱的花紋,再內置紅外線感應器,創造出既懂得自轉且慳電的燈籠,奪取公開組冠軍。

逛超市時 啟發靈感
花燈不限於用玻璃紙及竹枝製成,小六生簡朗然創作的《愛清潔的鶴》集成多種循環再用物料,奪得小學組冠軍及最具感染力大獎。他笑說暑假與家人逛超市時靈感大爆發,看中並購下一個形狀如鳥類身體的漂白水膠樽,便隨即上網找鶴的圖片對照,找彎曲的排水喉變成頸、膠手套變柔軟翅膀、黑色膠枝變長腿,再以食物夾變鶴嘴,造成一比一長壽鶴。他再用牙膏扭成一尾小魚放進鶴嘴更添生氣,寓意環保工作做得好,地球就更長壽。

相比身形龐大的長壽鶴後,中學組冠軍作品《塑膠刺猬》的體形顯然輕巧。劉庭昕及馮嘉欣兩位中二女生利用十幾條膠索帶造成刺猬的尖毛,索在開滿小孔的爽身粉樽上,配合燈籠亮起漸變色的LED燈,半透明的索帶透光如光纖,設計簡約。她們的靈感來自同學家中兩隻小刺猬,小刺猬兼奪最具創意大獎。

鋁罐雕花 手工精細
精雕細琢的傳統花燈亦有創新思維,四十七歲水電師傅何俊華設計《五鳳提燈慶中秋》花燈,全用十多個鋁罐,雕上精細對稱的花紋,並充分運用鋁罐蓋點綴,手工精細可謂驚人。花燈亦內置紅外線感應器及LED燈,只要有人站在燈前,燈籠便會轉動,達至節能效果。何俊華稱,自小愛作手工藝,八年前起,與母親及妻子走訪尖沙咀等多個藝墟擺賣鋁罐作品,惟無人問津,如今獲公開組冠軍兼最具視覺效果大獎,自我創作亦獲得肯定。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教育局合辦綵燈設計比賽經評審選出的七十多盞得獎作品,正在香港大會堂的展覽廳展出至本月廿五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